你会线上下单请一个陌生人陪自己或亲人去医院就诊吗?“我们的客户主要有这样几类:不能及时陪伴生病父母就诊的子女,孩子生病却因工作脱不开身的年轻父母,一个人去医院手术无人陪伴的独居青年……现在每天都有1-2单。”
一年前,90后何依妍还是陕西省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,因看好陪诊员这一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,便辞职做了全职陪诊员,“公司在全国有近1000名兼职陪诊员,以拥有医院工作经验或医学背景的90后居多。”作为新兴职业的一种,职业陪诊员为何受到年轻人的青睐?行业服务规范如何?是否人人都可胜任?
对多数人来说,职业陪诊应该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职业。但从媒体报道来看,这个职业几乎已经处于要“爆发”的前夜了。在很大程度上说,这再次说明了民间社会的创造力和市场的活力。
从现实来看,职业陪诊确实对应着不容忽视的社会“痛点”。比如,不少年轻人外出求学、务工,和亲人分隔两地,一旦突发疾病,往往一时间无人照料,在异地独自看病难免凄凉又不便,需有人陪护;而老年人则面临不会操作医院智能化设备等问题,需要有专业人员帮助挂号、取号等。像有数据显示,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已达到1.18亿。再比如,医院的医生和引导员数量有限,无法为病人提供更细致的服务,这部分不足,也暗藏着对陪诊员的需求。总之,在理论上,陪诊员的潜在市场的确不小。
还要看到,陪诊员不仅仅是陪同看病这么简单,他们不但可以帮助患者跑流程,提高就诊效率,还能从专业角度给予患者一定的照顾和相关医疗常识的普及,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充当医患之间的调和剂。所以,综合各方面的现实来看,我们都应该乐见这个职业能够真正走向“成熟”。
当然,就目前而言,这个市场中的不确定性,乃至风险也不可忽视。像有从业者就表示,当前全国各地陪诊员逐渐多了起来,但还没有出现一个行业标杆,对陪诊员岗前培训、执业管理也没有统一标准;此外,陪诊过程中若患者发生意外,风险责任划分也不明确。甚至过去的号贩子、医托等也可能换上陪诊员的马甲,利用自身优势获取不当利益。这些问题值得正视。
但就目前该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言,过早呼吁监管的完善和规范体系的建设,其实也大可不必。一来,目前该行业的确还只能算是“小众”,像它的服务边界到底可以到达哪里、价格是否合理、市场的接纳度如何、用户习惯等,其实都还需要从业者和市场自身去摸索、培育。这种背景下,监管的完善、行业标准的规范,都还缺乏足够的参照,如果一味强调标准、规定先行,很可能扼杀行业内在活力。
我要陪诊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客户通过我们找到了陪诊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