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诊员是近两年来风生水起的新兴职业,它有一个学名叫“社群健康助理员”,在年时被人社部正式写入职业分类。虽说是新职业,但早在十几年前,陪诊员就已经存在了。顾名思义,陪诊员就是陪同诊疗,因此它的服务对象也具有特殊性,主要为老人、孕妇、残疾人、未成年人等看病需要陪伴,而家人恰巧没有时间陪伴的人群。
大多数民众对陪诊员是不熟悉的,他们的认知仅停留在看病陪护、排队挂号等层面,其实,那只是陪诊员所有工作的一小部分。所谓“社群健康助理员”,是集预约挂号、问诊、检查、缴费、办理住院手续、取药等于一体的就医一条龙服务。他们不仅要熟悉医院就诊的一系列流程,帮助客户遵循正确的诊疗路径,节省时间,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,可以通过询问客户的症状做出对应挂号科室的判断,带着客户找到正确的科室,方便就医。
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我国的陪诊员市场还未定型,尚存在各种弊端。弊端一,入行门槛低。陪诊员的入行门槛不高,且对从业者没有明确的岗位要求,导致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参次不齐,难以令所有客户满意;弊端二、收费不透明。陪诊员属于服务性行业,又不同于家政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,没有明确的参照对象,因此定价随机性强,少则几十,多则几百,收费不等,要价高,也会超出一些人的承受范围,导致有价无市,陪诊员的工资也因此高低不等,基本为兼职状态;弊端三、行业界限模糊。民众很容易将陪诊员和导医弄混,认为在医院有导医提供引诊服务即可,无需陪诊员,结果错失专业服务体验。
在欧美发达国家,陪诊员已经成为一项发展成熟的职业,纳入护理体系,成为民众求医问药不可或缺的助手。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,单单老人就诊陪护需求就已是海量,更遑论其他社会群体。如何把陪诊员行业引导到良性的发展轨道,培养成为成熟稳定的职业,吸纳更多人才呢?
一方面可实现陪诊员岗位正规化。探索把陪诊员纳入医疗护理体系,制定行业准则和从业规范,划定陪诊服务的收费范围,使收费有章可循,参照养老、医疗护理规定岗位的薪资标准;另一方面,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。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学历,定期组织岗位培训,增加居家护理、中医理疗、健康评估、康复保健等服务项目,扩大服务范围,提升服务含金量。同时,可考虑设置“社群健康助理员”资格证,规定从业人员通过考核持证上岗,规范全行业。
陪诊员市场正在成型,现在要做的是小心呵护,精心培育,把市场做大做强,扶上马,送一程,让广大陪诊员的路越走越宽。
我要陪诊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客户通过我们找到了陪诊服务